![]() |
|
![]() "津雲"客戶端 |
||
常桂昇老人向記者展示他的微型家具。本報記者楊惠全攝
到過常桂昇家的人都說,老人的家裡就像一座博物館。百餘件精美的微型家具,與泥塑人物相配合,組成數十個生活場景,既有新鮮感,又有傳統味。
82歲的常大爺,家住河西區掛甲寺街麥格理社區,退休前是家具廠的工人。幾十年的實踐,讓常大爺對各種家具的構造爛熟於心。用老人自己的話講,家具的工藝、材料已深深地印在腦海裡了。退休後,常大爺投入到微型家具的制作中,他將別人裝修剩下的邊角料收集起來。那些不起眼的舊木頭、廢石料經過常大爺靈巧的雙手,變成了精美優雅的多寶格、厚重沈穩的太師椅、大氣典雅的架子床等微型家具。
常大爺的微型家具還有個特別之處,他將風格相似的家具與泥人搭配,組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場景。常大爺說:『幾年前,我報名參加了掛甲寺街市民學校學習泥塑,後來我發現泥塑人物和微型家具可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我便把滿意的泥塑人物放到家具中,將微型家具賦予了生氣。』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