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津雲"客戶端 |
||
5月3日,元聲京戲坊大戲——京劇《伍子胥》將在天津大劇院小劇場上演,這也是元聲京戲坊今年推出的第三出大戲,相信定會讓戲迷們一飽耳眼之福。
五一休假到大劇院聽,不失為一個好去處由天津京劇院優秀老生演員創建的元聲京戲坊今年在天津大劇院共推出八臺大戲,劇劇經典,皆以『忠、孝、節、義』為主題,以棄麥原聲為特色,讓京劇以常態生活在社會中、生活在我們每個人周圍。
《伍子胥》是以老生為主的傳統大戲,根據《左傳》、《史記》的記載及《東周列國志》等演義小說改編而成。全本《伍子胥》包括《戰樊城》、《長亭會》、《文昭關》、《蘆中人》、《浣紗記》、《魚藏劍》和《刺王僚》七折。此劇早年是程長庚大老板的代表劇目之一,再度使《伍子胥》一劇重現舞臺輝煌的就是楊寶森先生。楊先生在倒倉恢復後調門較低,想迅速吸引觀眾就必須創立自己的劇目。但他並沒有編演新戲而是選中了快被人淡忘的《伍子胥》開始進行錘煉和創作,他決心采用餘派韻味、汪派勁頭獨創一個低調的新唱法。同時,每個字、每個腔、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反復推敲,力求嚴謹耐看。
全本《伍子胥》中的幾段二六板唱腔,不論是《長亭會》的『未曾開眼我的淚雙流』、《文昭關》的『伍員頭上換儒巾』,還是《浣紗記》的『未曾開言我的心難過』、《魚腸劍》的『富貴窮通不由己』,它們段段都是經典。正因為經典,能把二六唱好也著實需要下一番功夫。對於《文昭關》的大段嘆五更——『一輪明月照窗前』楊先生做了大量的修改,使之在區別於《清官冊》和《捉放曹》兩劇『一輪明月』的同時更有楊派特色,也更貼近人物性格特征。另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戰樊城》一折文武並重,伍子胥需要紮靠開打,文武老生的基本功在這裡展露無遺。
此次元聲京戲坊將上演《文昭關》、《蘆中人》、《浣紗記》、《魚腸劍》、《刺王僚》五折,主要突出了《伍子胥》中精彩的唱腔部分,『坊主』凌柯擔綱『伍子胥』一角。明年,元聲京戲坊計劃將推出一版完整而全新的全本《伍子胥》,敬請大家期待。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