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津雲"客戶端 |
||
白居易
【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人,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注釋】
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芳菲:盛開的花;此中:這深山的寺廟裡。
【賞析】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 ![]() | |
![]() ![]() ![]() ![]() ![]() ![]() ![]() ![]() |